点亮_

多读书,多看报,不笃信不传播风评,不先入为主不扩散不上升。不相信人性善但永远先保持善意。

“完了”?我们真的没有人才吗?

  近来本就烦躁,想到这个话题,我第一次半夜睡不着觉且觉得非一吐为快不可。

        

  为便于现在理解,这里暂且把先生说的“天才”译为“人才”。

  

  我的父亲似乎总是很看不起年轻人——这很不可思议——无论是在战舰上做报道的记者姑娘,还是致敬经典的新声代歌者,他都“嗤——”并且表情古怪地吐出一句“小年轻孩子”或“小鲜肉”。

  但是他只对“飞流”不这样做。他似乎总是很高兴看到这个演员。

  因为父亲只熟悉他吧。

  

  假定我向家长介绍我喜欢的人,或者我现在向你介绍——

  “他是北京某211大学的学生,央视的实习主持人。”

  此时你脑海的印象是什么?

  “他是某某团的一个idol。”

   那印象又是什么?

  假如大众在优秀正剧中认识的年轻演员们先在爆火偶像剧中扬名,人们还会称赞“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好演员”吗?

  

  有没有可能我们不缺人才,只是人们的偏见甚至不容许他们出现?

  

  像某些选秀节目的“盲选”并非真的盲选,内部人员都会以貌取人,它们极力标榜的优越性有多少?

  像互联网发达的现代,做自媒体略有起色的都叫“网红”——这个词在大众心里的印象怎样呢?

  像有些天生艺术型人格者但凡学习差不多一点,家里万不会让她(他)做艺术生,就按着社会时钟的规划上学上学上学。谁知道她(他)的“天才”被埋葬了多少呢?

  以上例子也许不都完美恰当,但应该都算是“偏见”的典型。

  

  什么“实践出真知”、“偏信则暗”……人们的嘴巴都极其熟悉,但他们的脑子不知道。

  把“一代不如一代”挂在嘴边的九斤老太们将现状的评价标准放在了哪一层呢?

  他们(它们)只是听见“老鼠”就在脑中摆过一遍棍棒,连听和看都不进行——明明舒克贝塔是多好的孩子啊!

  

  人们一面叹着“xx完了”,一面牢牢抱着成见甚至偏见不撒手不睁眼不开耳。

  厌则厌之,那土壤对你毫无用处,而种子已经是磕磕绊绊来到这里——把土壤留下吧!!!

  

  “是马也……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?

  “执策而临之,曰:“天下无马!”呜呼!其真无马邪?其真不知马也!

  

  

  

  

  ❅越读迅越发现先生真真是我精神导师般的存在,在“相似的困境和相同的绝望”中一语点亮行文灯。

  ❅选合集也许还好,打tag让我犯难。我希望更多网友看到这些话,但如果有哪里不合适的请私信,谢谢。

  ❅有人说好文学要雕琢好多遍的,有人认为让急需喊出的东西喊出是好文学,我觉得都有道理。而像这篇(暂且称为)“文章”呢,哎,别管它没多少“技艺”的事了。“为世用者,百篇无害”嘛!我在温暖的被窝里辗转反侧,一咬牙还是坐起来打字了——管它别的呢,我一个渣渣随便怎么讲!

  

  

  

  

  

  

  

  

  

  



评论(2)

热度(3)